《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材分析:
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由于文艺复兴运动涉及的面更广,我的设计是单独拿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进行一堂课的教学,保证教学的丰富,突出文艺复兴的重要性。
2、知识与能力:
(1)识记:新兴资产阶级的出现及要求;文艺复兴的时间、性质;代表人物及思想观念;
(2)理解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及影响;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和意义;
(3)探究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精神;
3、过程与方法:
为了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文艺复兴运动,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历史情境,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2)通过文艺复兴主要人文主义者的讲解,培养学生追求进步、追求真理的优良品质,树立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
5、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文艺复兴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ppt1)这幅画《雅典学园》,仔细观察画中人物,找出主角,分析他们画中的情境。(师生共赏,在欣赏的同时老师讲解画作)。这是一幅16世纪初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名作,而他的画的人物主角却是画中中心的两个人物,也是我们上堂课讲到的首倡人文精神的的代表人物师徒二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一个手指天,一个手指前方,说明两个人正在表达不同的观点,簇拥在他们的周围的人物不仅有古代贤士,还有当代名人。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到16世纪的画家要去画古代先贤呢?(请学生回答)
老师解析:艺术作品是可以反映时代思想追求的,不管是画中将古代贤人与当代人物画在一起,还是16世纪的拉斐尔去画公元前四五世纪的人物,都说明了到了16世纪,人们普遍渴望与古代思想巨人对话来改变当下的思想文化环境。
设问:这是什么养的思想文化环境呢?看屏幕(ppt2:天主教在欧洲的统治)
老师解析: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进入9世纪后,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会势力膨胀。中世纪是宗教信仰的世纪在封建主的大力支持下,基督教成为欧洲唯一的精神信仰,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基督教也越来越腐朽,在腐朽的基督教的思想专制之下,欧洲成了文化的沙漠,这种文化环境是十四十五世纪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所无法忍受的。他们有着强烈变革社会思想的需求。
提问:这种需求的经济原因是什么?
进入第一模块: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
老师讲述:(导入PPT: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的经济繁荣景象)到十四十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在意大利首先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播放相应的ppt3,4,5,6,让学生合作探究找出背景条件:
1、在政治上:工商业主、银行家等资产阶级控制着城市的政权;
2、在经济上:手工业、商业和金融业非常发达,是意大利最大的银行业和手工业的中心。
3、地理优势:地处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也是其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4、最后,从政策、政治环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简要总结。
老师总结:有了这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种子终于在意大利这片沃土上发芽了,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和影响,
设问:是什么变化和影响?课本中有,直接点出并稍加解析。
老师总结衔接:正是经济的发展引起阶级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重视科学技术,关注人本身的发展,而这些都与当时基督教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旨意相矛盾。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首先在思想领域来一次大的解放运动。(导入ppt7:文艺复兴)
进入第二模块:文艺复兴
提问:文艺复兴首发在意大利,那意大利有哪些首发条件呢?
导入对应ppt8,9,10让学生合作探究找出。
①意大利半岛最早萌发了资本主义经济
②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提问:文艺复兴是什么概念?复兴什么文艺?请学生回答
老师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设问:人文主义具体来讲是什么呢?(请同学在课本中归纳指出)
导入ppt11
①核心就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重视现世生活
③重视科学实验,鼓励冒险和发财致富
然后老师对每一天进行简单解析,并引出下文:人文主义就是一种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人文主义者满怀崇高的理想和巨大的激情投入到新新文化的创建中,取得了影响深远的文化成就。而最先发出灿烂光芒的是文学成就。
导入ppt12,13,14:薄伽丘、但丁、比特拉克及他们的作品和主张
人物 |
代表作 |
思想主张 |
薄伽丘 |
《十日谈》 |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
但丁 |
《神曲》 |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
比特拉克 |
《歌集》 |
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
然后老师扩充讲解,增加学生的兴趣。主要是文学三杰各自特别的生平事迹和他们代表作的特点内容。最后导入表格:文学三杰
设问:除了文学一片星光灿烂外,还有哪一个领域大放异彩呢?---美术
导入ppt15,16,17:美术三杰及其他们的代表作,师生共赏。
注:老师扩充讲解美术三杰的感人事迹,再结合文学三杰的突出贡献,让学生感知人文主义者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孜孜不倦的求知精神,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提问:这些画作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表达了的共同主题又是什么?(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这些画一改中世纪拘谨呆板,用鲜艳明亮的色彩来表现充满朝气的人物和环境,用活泼轻快地线条展现人的轻松和物的明快,突出展现出人性的美。可以说,文艺复兴开启了欧洲的近代文明,带来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导入ppt18:文艺复兴的传播,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日心说”
设问:文艺复兴的开展和传播有什么意义?
导入相应的ppt19,让学生合作探究。
①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给人类艺术史增添了灿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课堂小结:在中世纪的末期,意大利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革社会思想,文艺复兴运动应运而生。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人文文化上的又一辉煌,取得了伟大的文学成就和美术成就等,而人文主义的传播不可阻挡的给当时的欧洲带来的近代文明。
设计反思:我在研究课本后决定将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放在一个课时里,好的一面是给丰富教学手段提供了时间条件,给了学生更多感知的空间和时间,不好的就是容易割裂本课书的整体感。必修三是思想文化史,所以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充分让学生参与感知和认识文艺复兴,主要方法是利用幻灯片创设相应情境。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探究总结历史,在老师的扩充中感知人文主义者的精神,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我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的教学设计技能和实践技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